怎么能買球
上海每年安排30名果洛州骨干教師到上海市相關中小學跟崗學習和掛職培養;浙江深化“扶智+理念+扶志”幫扶舉措,舉辦線上線下示范課、聽評課等活動,并先后組織35批次專家名師組團赴海西州開展送教活動;江蘇援青教師采取“一對三”模式對接本地教師,充分發揮東部教育資源優勢,聘請兼職教授,搭建名師工作室……
支援高校群策群力。如今,援青高校已經形成了“多對一”組團模式。清華大學聯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華東理工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對口支援青海大學,北京師范大學聯合陜西師范大學、山東大學、蘭州大學對口支援青海師范大學,天津大學聯合中國人民大學、廈門大學對口支援青海民族大學。
桂林人熟悉山,也熟悉水,特別是從市區穿過的漓江,在斗雞山附近折向東南,過靈川縣大圩鎮蜿蜒向南,進入陽朔縣境內。然而過去兩天,桂林人卻因為水犯了愁——這座以山水聞名的城市遭遇了洪水怎么能買球,水位、流量均列1958年有實測資料以來最高位。受持續強降雨及漓江上游水庫相繼泄洪影響怎么能買球,6月19日,廣西桂林各主要河流水位迅速暴漲,截至19日下午5點,桂林站水位上升到148.55米(警戒水位146米),已超過1998年漓江特大洪水的148.40米,桂林海事局因此啟動了防汛一級應急響應。大水越過河道,漫上道路,讓城市交通癱瘓怎么能買球,景區也暫時關閉。湍急的水流涌進桂林火車站,最終在20日火車站發布消息,鐵路部門對經停桂林各站部分列車采取停運和限速運行等措施,途經該線路的列車將出現不同程度晚點。火車站內,市民自發幫助受困的人。站外,救援人員一刻不停地搶險救災。20日,據央視新聞消息,隨著降雨系統的移動,影響桂林的本輪強降水過程已趨于結束。市民們看見門口的水位在逐漸下降,天空仍被厚厚的云層包裹,但高溫已經開始蒸發地面的積水。他們都在等待洪水退去,漓江的水重新清澈見底。6月20日上午,廣西桂林市陽朔縣興坪鎮受災情況。受訪者供圖“沒想到會這么嚴重”雨斷斷續續下了半個月,這段時間秦大勇習慣出門必須揣把傘。在桂林市區生活了十多年怎么能買球,他已經適應了當地連綿的雨季。“每年六七月份都會下這么久的雨,有時候一兩個月里,80%都是雨天。”起初,秦大勇沒覺得水會漲多高,可能還是和往年一樣漫上來一些,不會影響什么,6月18日開始,雨越下越大,一直持續到19日。攝影師吳帥常駐漓江邊拍照,他也注意到端午節之后,陽朔縣的雨水就多了起來,漓江的水位也逐漸上漲,17日夜晚上了水,18日水退。但為了水上游覽安全和游客生命財產安全,6月18日起,漓江精華游、漓江分時分段游航線暫停營運。19日,吳帥看見江岸又開始上水,到20日下午還一直在漲:“興坪鎮的街上,房子一樓都被淹了。”水位上漲得很快。19日早上秦大勇出門的時候,小區還沒什么積水怎么能買球,兩三個小時之后,水就已經淹到大腿了。他沒法開車,只能沿著住宅樓較高的邊緣慢慢走。家附近的橋墩標記了1998年時的水位高度,也已經被水沒過了。看著越漲越高的水,19日下午,在桂林市七星區屏風商圈開店的陳婷趕忙吩咐店長暫停營業。之前她就收到了預警短信,但沒當回事:“沒想到會這么嚴重。”貨來不及搬走了,只好收起來放在店里的桌子上。她那時還不知道,廣西壯族自治區氣象局的監測結果顯示,此次降雨過程中,24小時降雨量桂林市有38個氣象觀測站打破建站以來歷史紀錄,這天下午5點,桂林水文站水位已經超過了1998年漓江特大洪水水位(148.40米)。6月19日怎么能買球,因水位上漲,桂林市一司機爬上小轎車車頂等待救援。受訪者供圖洪水到來前,很多人都收到了預警消息。一位市民告訴新京報記者怎么能買球,他收到短信提醒稱多個水庫將陸續放水,晚上六七點,水位一下子升高了,“最高的地方漫過轎車車頂,接近兩米深。”吳帥也在19日上游水庫放水前收到通知短信。“有(縣城的)工作人員坐在觀光車上一路喊,提醒大家注意。”靈川縣一所小學的學生小牛在19日上午收到了學校通知,下午全校停課,要做好防洪準備。下午兩三點,他注意到積水已經和自己膝蓋一樣高,之后水位一路上漲,在晚上達到了最高點。洪水涌進家里的飯店一樓,他和家人一起把桌椅板凳搬到了二樓。緊急救援洪水把城市街道變成了渾黃的“河道”,人們只能在水里行走。水面上漫著霧氣,不少地方水流湍急。陽朔縣興坪鎮有一段通往陽朔高鐵站的路被水淹了,不能通車,漓江景區準備了14艘排筏疏散游客,從19日下午開始,到20日中午還在忙活。袁林在19日下午收到了朋友求助,稱自己被困在漓江郡府小區附近一處水深的地方,沒法脫身。開著家里可以載3個人的沖鋒舟,袁林趕去救人,路上他看見水向附近的地下車庫“嘩啦嘩啦”地涌,還提醒周圍的居民離遠些,別被卷進去。救出朋友后,袁林又看到街上有四個人正拽著路燈下的廣告牌,身邊漂著一個已經翻過去的橡皮艇。他又分了兩次將他們安全轉移。“你們那太深了,不該到那去。”后來袁林得知,這四個人家里有一艘無動力的橡皮艇,想劃出來救人,沒想到中途漏氣翻了,這才被困住。除了救出朋友和這四個人,19日這天下午,袁林駕駛沖鋒舟來來回回救了二三十人,他不敢耽擱,生怕那些人沒了力氣,被沖進車庫。其中還有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坐在藍色轎車的車頂上呼救。“這孩子是想游泳出來找點東西吃,但是游了沒多遠腿就抽筋,游不動了,幸虧找到個車頂待著,否則后果不堪設想。”一路上,袁林還遇見不少人被困在家里,沒水、沒電也沒食物,希望能乘坐他的沖鋒舟離開。“我們條件有限,只能優先營救在水里泡著、可能有生命危險的人。”袁林也很無奈。桂林藍天救援隊隊員轉移受災群眾。 受訪者供圖19日和20日,廣西桂林市藍天救援隊也轉移了大約300名受災群眾,有醫生、病危的老人,還有一歲的嬰兒。隊長韋桂峰說,這些獲救的居民被轉移到了地勢較高、水少的安全區域,在一些安全區域現場,公安及政府工作人員還給他們發放水和食物,有的居民被救出后,住在了親戚朋友家。“19日之前我們就時刻在備勤,派出了70人次、6條沖鋒舟和幾條皮劃艇在漓江沿岸附近幾個重點的受災區域救援。”韋桂峰說,雖然下雨,但氣溫每天都在33攝氏度左右怎么能買球,隊員們一邊轉移群眾、一邊搬運物資,每個人都出了一身汗,但城市救援,最難的還是進入小區。“小區里面有很多被泡的車,還有護欄,沖鋒舟很難開進去,暴雨讓水流變急,我們隊員只能劃著皮劃艇或者靠槳板進入。”韋桂峰帶著隊員去了七八個小區,部分小區水已經淹了兩層樓。20日上午9點30分,他們還在靈川縣大圩鎮毛州島,用兩艘沖鋒舟往返20多次,給幾十戶被困島內的居民送去面包、泡面、礦泉水、發電機等救援物資。前一天,他們已經轉移出了一批受困群眾,因為雨停水退,居民比較安全,便尊重他們的意愿暫時不轉移。桂林藍天救援隊隊員巡察水上環境和被困村莊及村民情況。受訪者供圖劉振是被救援的那個人。泄洪的預警信息在6月18日晚就發到了他的手機上,但他總覺得自己在市中心,影響不會太大。況且桂林市每年都會泄洪,他并沒太在意,直到19日早上9點半,在駕車途中,他被洪水困在了棲霞橋下坡段的高處。剛開始洪水只到劉振的腳踝,他還抱著看熱鬧的心態:“我還打算開直播了,拍視頻到處發別人。”到了11點,洪水水位暴漲,觀漪橋低處的水位到了一米五,劉振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我們二十幾個車全部卡在那里。”劉振說,道路前面是被洪水淹過頂的小轎車,車頂上還站著被困住的車主,道路后面是被迫堵在橋上的其他車輛,他的越野車底盤高,又剛好停在下坡段的高處,雖然不會被淹,卻也前后動彈不得,只能被動等待救援。當天下午1點,政府開始轉移疏散受災人群。劉振記得第一批被轉移的是游客、孩子和老人,之后才是年輕力壯的當地人。開來的沖鋒船上,消防員向他們喊話,讓他們棄車上船,有些車主舍不得,在消防員的反復勸解下才依依不舍地上了船。下午1點半,劉振和其他車主被轉移到未被洪水淹沒的解放橋上。“我在桂林生活十幾年,第一次遇到這種特大洪水。”劉振因為洪水封路,難以回家,只能借住在朋友家,那天晚上,還有很多受困的人被迫睡在解放橋上。6月20日,在繞了20公里之后,他終于回到了距離解放橋不到3公里的家,也找到了自己的車——只有輪胎被洪水淹過,其他一切正常。被淹的葡萄洪水淹沒了桂林市區的部分街道,讓車輛、行人難以通行。洪水也帶來了停電的問題,從6月19日下午4點開始,小牛家就停電,直到20日下午3點半都沒恢復供電。還有市民接到物業通知,要做好停水和儲水準備。災害也讓溶江鎮居民的生計、家園一同泡進了水里。還有一個月,溶江鎮的葡萄就要成熟了。這里被外界譽為“葡萄之鄉”,在鎮子下面的村莊里,幾乎家家戶戶都以葡萄種植為生。60歲的村民廖云在這里種了一輩子葡萄。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開春前要修剪老枝,讓新的枝丫有生長空間,之后葡萄開花、坐果,每個階段都得悉心照料。廖云幾乎每天都泡在葡萄園里,風雨無阻。葡萄一年能結好幾次果,今年,他決定把所有對豐收的期待都壓在7月怎么能買球,“只在7月采摘一次,這樣能最大限度保證葡萄的品質,去市場上賣個好價錢。”然而進入6月中旬,幾場暴雨突襲溶江鎮,洪水緊接著而來。這個東西兩面為山地、中間為河谷平原的小鎮在6月19日被淹沒,一起泡在水里的還有村里成片的葡萄園。6月20日,洪水過境后,當地葡萄園內的藤架被水沖垮。受訪者供圖據廣西壯族自治區氣象局消息,6月13日至19日,桂林市興安縣反復出現特大暴雨,最高的累計降雨量出現在興安縣溶江鎮,達到945.5毫米。6月19日清晨,廖云被屋外“劈劈啪啪”的雨聲吵醒怎么能買球,他翻身起床,沒了睡意。手機里的預警信息響個不停:“上游水庫要開閘泄洪”。廖云惴惴不安,自家5畝葡萄園就在距河道一公里的位置,“葡萄架子有近兩米高,我當時還想應該沒事。”廖云記得,2022年當地同樣發過大水怎么能買球,“當時只有一小部分地勢比較低的葡萄地被水泡了怎么能買球,沒想到這次水這么大。”水勢超出了他的預判。洪水在19日7點左右漫出河道怎么能買球,猛地灌進村子。最先被淹的是河道旁數百畝的葡萄園,那里地勢低洼。廖云想去自家葡萄園看看,可水仍在上漲,最終沖進地勢更高的家中。“家里積水水位最高的時候,都有40厘米。”廖云與家人帶著貴重的電器,一同上了二樓。站在二樓的陽臺上,廖云望向不遠處的葡萄園。水位最高的時候,他看見自家的葡萄園,只剩個白色頂棚露在水面上,藤上葡萄全泡在水里。同村村民家的葡萄園情況更糟糕,葡萄架直接被沖垮了。“其他東西還可以搬走,葡萄園怎么搬?沒有一點辦法。”6月19日,洪水過境時,溶江鎮的葡萄園被泡在水里。受訪者供圖恢復6月20日,雨還在下,但勢頭小了,洪水也逐漸退去。廖云來到自家葡萄園,地里落滿了葡萄,藤上紫紅的葡萄早已被淤泥覆蓋,灰撲撲的。“葡萄的品質大大降低且極容易出現病蟲害,正常能賣到五六元一斤的葡萄,現在能賣到一兩元一斤就算好的了。”廖云估算了一下:“至少損失了5萬元。”果農王青家的葡萄園損失更重。30多畝的葡萄全部被淹。“本來再有一個月就可以上市,現在心都在滴血,損失了近三十萬。”6月20日,洪水過境溶江鎮后,葡萄園受損嚴重。受訪者供圖這天上午,陳婷也決定去店鋪看看受損情況。附近的路段都被管控,不能開車或者騎電動車,只能穿拖鞋蹚水過,黃色的積水淹到了小腿怎么能買球,店鋪拉著卷簾門,半個空調外機泡在水里,附近還有幾輛自行車和電動車。“里面停電了,沒法用監控看到情況。”陳婷說,店里有十幾萬塊錢的貨,她不敢用鑰匙開門,怕更多水進去。救援還在繼續。凌晨2點40分,桂林藍天救援隊的隊員們結束工作,早上8點,韋桂峰又帶著隊員返回現場,積極救援。當晚7點,藍天救援隊在桂林市區的搜救任務結束,繼續在大圩鎮救援。這天下午怎么能買球,在桂林市象山區西門菜市附近,桂林市的消防救援人員忙著用沖鋒舟將市民轉移出來。一艘沖鋒舟上坐了七八個人,下船后,市民穿著拖鞋蹚水去往安全地帶。桂林市七星區,市民們蹚在齊腰的積水中前行。受訪者供圖雨還在淅淅瀝瀝地下,水還沒有完全退去,但居民的生活正在漸漸恢復。位于桂林市中心的解放橋已經可以通車,漓江邊,路人蹚水推著電動車步行。西門菜市附近地勢較高的地方,水已經淹不過腳踝,不少店鋪重新開業。天氣炎熱,居民們湊在地勢較高的地方,搖著蒲扇納涼。在大圩鎮東岸橋頭,一家飯店的老板告訴新京報記者,店鋪已經恢復營業,雖然路面還有幾厘米厚的淤泥,但并不影響行車。小牛也接到了學校通知,21日正常上課。他記得,近三年,幾乎每到夏天,大圩鎮都會有洪澇災害。去年夏天,大圩鎮也發過洪水,嚴重程度和這次不相上下。洪水退去后,大街上到處都是垃圾,尤其是各種各樣的塑料袋。但用不了多久,街道就會被清理干凈,那時,整個鎮子又會煥然一新。(應受訪者要求,除韋桂峰外,其他人物均為化名)新京報記者 彭鏡陶 左琳 熊麗欣 慕宏舉 吳淋姝 實習生 張皓雯編輯 楊海 校對 楊許麗
“漳州110”從誕生之日,就與“快”結下了不解之緣,從“快速反應”到“再快一秒”的極致追求,成了“漳州110”歷次警務改革的目標——從傳統警務到“四警四化”,從單一警種到全息合成,都是朝著“更快更靈”不斷邁進。2023年以來,“漳州110”深入推進實踐創新,聚焦事前、事中、事后各環節,以體系化、智能化、制度化、標準化為抓手,推動第8次警務改革,實現風險防控、立體巡防、接警處警、辦案辦事全鏈條“再快一秒”。
“專業”上挖潛力——將指揮調度隊伍納入“漳州110”隊伍體系,正式編為“漳州110”八中隊,整合“接、巡、處”警務鏈條,完善巡警守面、特警駐點、PTU武裝巡邏的“巡特融合”勤務模式,做到接處警前端與后端一體聯動、實戰與訓練無縫銜接、巡防與打擊立體融合,實現內部資源分配最大化、協同聯動扁平化、數據共享實時化,推動“漳州110”體系結構更完善、運行更順暢、形象更立體,讓“再快一秒”的目標有效推進,讓人民群眾感受到極致的新時代“漳州110”速度。
“機制”上出實招——以“情指行”一體化運行機制為牽引,通過整合資源、打破壁壘、集約高效、合成作戰,建設以“漳州110”為龍頭的市級、以“縣級110”為骨干的縣級、以“派出所主防”為牽引的鄉鎮級、以“社區(鄉村)110”為支撐的村級“四級”巡防體系,以及點、線、面結合的全域巡防模式,精準設置布警點、合理規劃必巡線、加密巡查社會面,全力構建“全域110”。
“大數據”上強支撐——建立“漳州110”主戰中心、主防中心,搭建智慧社區警務平臺“漳州智安”終端,研發實戰平臺、智慧警務平臺,實現治安要素全手段采集、全方位匯聚、全時空應用。探索建立“無人機+偵查打擊”“無人機+安保維穩”“無人機+應急處突”“無人機+交通治理”“無人機+街面巡邏”等“無人機+”勤務模式,全力提升打擊防范工作能力水平,為一線實戰提供有力支撐。
2023年,“漳州110”共接處警55000余起,抓獲各類違法犯罪嫌疑人2800余人怎么能買球,追贓挽損930余起、980余萬元,出動無人機2100余架次,偵查1150余平方公里,協助打擊違法犯罪行為40余起。“110,是公安機關的標志性符號,群眾只要撥打110電話就能觸發我們內部全鏈條更快更靈,包括警情分流。因此,我們改革的目標就是讓110體系更完善、機制更科學、運行更高效、數據更智能怎么能買球,率先形成和提升新質公安戰斗力。”漳州市副市長、公安局局長肖申華表示。
“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漳州110’。”這句漳州老百姓的口頭禪,表達了當地群眾與“漳州110”濃濃的警民魚水情。多年來,“漳州110”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守護新時代人民美好生活為己任,不斷強化網格化、巡防線、值守點、護學崗等布警方式,建立“快派快處、快破快挽、快督快結”勤務服務模式,在警力無增長的情況下,將警區向西延伸拓展,緊跟城市發展步伐,努力把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
2024年1月15日23時許怎么能買球,“漳州110”警組接指揮中心指令,稱在古城某酒吧樓頂有人欲輕生,警組2分鐘左右趕到現場,在未找到報警人和輕生者的情況下怎么能買球,立即呼叫警航梯隊空中搜尋。當在樓頂找到了兩名欲輕生男子時,民警不顧個人安危沿著梯子爬到樓頂與他們真誠地溝通、交流。最后,在酒吧工作人員的配合與共同規勸下,兩名男子漸漸平復了情緒,在民警的幫助下轉移到安全地帶。
為進一步發揮“漳州110”對社會各界的引領帶動作用,中共漳州市委第4次發出學習文件,并開展學習弘揚新時代“漳州110”先進事跡“十個一”活動,組織新一輪“漳州110”先進事跡進機關、進企業、進社區、進校園、進農村、進網絡的“六進”活動。目前,也在加快推動《漳州市“漳州110”發展促進條例》立法進程。
漳州市公安局還在公安系統內外推動設立并掛牌“漳州110”施曉健工作室、“漳州110”藍天救援聯動工作室、“漳州110”曙光救援聯動工作室等,通過品牌集群化效應進一步發揮服務群眾的作用。截至目前,“漳州110”施曉健工作室積極開展公益尋人和防拐、反詐宣傳,累計為全國2145位尋人求助者提供有價值線索,協助找到2750人,幫助1984個失散家庭實現團圓,助力1711名民政救助的流浪人員回到親人身邊。
一個榜樣就是一面旗幟、一座標桿、一種力量。近年來,漳州市涌現了“民生110”“民間110”“社區(鄉村)110”“營商110”“園區110”等系列品牌,從“警種110”到“全警110”,從“公安110”到“社會110”,“漳州110”以榮獲“時代楷模”為新起點,不斷提升新時代“漳州110”品牌集群和示范引領效應。
“漳州110”始終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堅持黨建帶隊建,從原來1個黨支部發展到現在1個黨總支、7個黨支部,并依托黨組織深入開展政治教育、傳統教育、警示教育、英模教育,固化“第一議題”“集中學習日”“月整訓”“政治例會”等制度,創新“碼上學”“微黨課”“微日志”等網上教育方式,建立“師徒制”“警師庫”怎么能買球,實施“一對一”“一對多”傳幫帶,建實建強忠誠教育體系。
革命化教育是“漳州110”的一大特點,民警們在入警之初,就要先到部隊進行封閉集訓,從思想政治、紀律作風、業務技能等各方面接受訓練怎么能買球,扣好從警第一粒扣子。同時怎么能買球,保持發揚“急難險重黨員干部搶先、遵規守紀領導干部率先、立功受獎群眾民警優先”三先優良傳統,在治安整治、防汛抗臺、文明城市創建等重大任務面前,抓好黨組織規范設置,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做到急難險重使命必達,讓黨旗在一線高高飄揚。
從建隊之初的37條“鐵規”發展到后來110條規章制度,到如今匯編而成5大套制度措施,“漳州110”構建起全方位的管理監督體系。圍繞“忠、親、快、銳、智、勇、義、靈”的8個特征,為“漳州110”8個勤務中隊命名、授牌,有效提升隊伍榮譽感、歸屬感、使命感。2023年,“漳州110”先后1人榮立二等功、4人榮立三等功,9人榮獲嘉獎,6人被評為成績突出輔警,有效煥發隊員丹心向黨、爭先爭優的強大動力。
黨紀學習教育開展后,“漳州110”堅持大隊每周、輪訓中隊每天開展黨紀集中學習,第一時間組織參觀“漳州110”傳承館,讓隊員們在一代代“漳州110”人的執著與堅守中理解每條制度紀律的由來與演進,把遵規守紀意識深深刻印在心、外踐于行。同時,不斷推進“化風工程”2.0實施,嚴格落實各項管理制度和紀律規定,認真開展隊伍狀態分析,切實加強隊員“八小時以外”監督管理,堅決防范“槍車酒賭密網”等易發多發問題,持續加強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拉網排查、防微杜漸,確保了隊伍知紀明紀、遵規守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