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預包裝食品進口怎么做*需要什么手續
一、一般預包裝食品進口怎么做*需要什么手續
首先進口食品需要企業需要具體什么資質:
1.進出口權
2.海關注冊登記
3.商檢備案
4.食品收貨人備案
進口食品國外一般需要哪些單證?
1.原產地證
2.衛生證或者自由銷售證明或者植檢證
3.廠家質檢報告或者第三方檢測報告
4.營養成分分析報告
5.生產日期&保質期證明
6.標簽彩色照片和翻譯件
7.如果是木托盤,木托盤需要有IPPC標識
8.Invoice
9.Packing List
進口食品首次流程一般為:
國外發運--收發貨人備案---到港后進口報檢---出通關單進口報關---海關繳稅放行---商檢查驗貼標簽----抽檢----提貨(還不能銷售)----抽檢合格后標簽備案出備案號----出國內衛生證書(可以銷售)
二、請問進口食品怎樣報檢?是不是一定要在一線口岸報檢?
進口食品的報檢
一、“進口食品”包括的范圍
“進口食品”包括:進口的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容器、食品包裝容器、食品包裝材料和食品用工具及設備等。
例:進口食品添加劑、食品包裝材料、食品用工具設備都屬于“進口食品”的報檢范疇。( )
答案:對
二、食品和食品添加劑的概念
1、食品是指各種供人食用或者飲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物品,但不包括以治療為目的的物品。
2、食品添加劑是指:為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為防腐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學合成或者天然物質。
判斷題: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藥品,不以治療為目的的進口物品,應按照申報食品報檢。( )
答案:對
三、“進口食品”報檢程序
提出食品標簽審核申請——提供申請書以及檢測樣品——頒發《進口食品標簽審核證書》
1、進口預包裝食品的經營者或其代理人在進口食品前應當向指定的檢驗檢疫機構提出食品標簽審核申請。
2、提供申請書等有關證明文件外還須提供相應的檢測樣品。經審核符合要求的食品標簽,由國家質檢總局頒發《進口食品標簽審核證書》。
3、進口食品的報檢人在辦理報檢手續時,必須提供《進口食品標簽審核證書》,否則檢驗檢疫機構不受理報檢。
4、凡以保健食品名義報檢的進口食品必須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審批合格后方準進口。凡取得保健食品批號的進口保健食品,在進口時須增做功能性復核實驗項目,否則一律不予簽發《衛生證書》。
四、辦理進口食品報檢時應提供的證單
1、報檢人按規定填寫《入境貨物報檢單》提供相關外貿單據:合同、發票、裝箱單、提(運)單等;
2、進口食品原產地證書;
3、預包裝食品應提供《進口食品標簽審核證書》或《標簽審核受理證明》;
4、輸出國使用的農藥、化肥、除草劑、熏蒸劑及生產食品的原料、添加劑、加工方法等有關資料及標準。
五、辦理進口食品的換證程序:
1、進口食品經營企業(指進口食品的批發、零售商)在批發、零售進口食品時應持有當地檢驗檢疫機構簽發的進口食品衛生證書。
2、進口食品在口岸檢驗合格取得衛生證書后再轉運內地銷售時,持口岸檢驗檢疫機構簽發的進口食品衛生證書正本或副本到當地檢驗檢疫機構換取衛生證書。填寫《入境貨物報檢單》,并在報檢單合同其他要求一欄中注明需換領證書的份數。
例:進口食品在口岸檢驗合格取得衛生證書后再轉運內地銷售的,還要到銷售地檢驗檢疫機構申請換證,并填寫《入境貨物報檢單》。
但是通過自由自在進口食品中國運營總部這樣的代理就沒這樣的手續了!
三、進口食品的流程是什么?都需要去哪里檢驗?
食品進口報關前需要報檢,檢驗檢疫需要的資料:
1、國外產地證
2、國外衛生證書
3、標簽內容中文翻譯
4、產品標簽樣張(定型包裝食品,原材料類的一般不需要)。
檢驗檢疫窗口批復通過后,會出貨物進口通關單,用以報關。
在貨主收到進口食品后,一定要送樣做檢,這個過程是必須。經檢驗合格后,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會核發CIQ證書,一般為15-20個工作日,這個證書是為證明該批進口食品符合人類食用標準,可以進入市場銷售。
食品進口中文簽標必須注明項:
品名、原產國、配料、生產日期、保質期、使用方法、國內經銷商信息等。
食品進口報關時的進口稅率1.食品進口關稅:10%----35% ( 關稅:CIF ×稅率%);2.食品進口增值稅:17% (增殖稅:(CIF+關稅額)×17%);所征收的稅項,以人民幣交納。我公司為專業進口食品報關公司,為您提供專業食品進口報關服務。
經營單位需要資質:
1.經營食品營業執照
2.食品衛生許可證
進口前需要提供證明/許可文件
1.官方原產地證書
2.生產國官方衛生證書
3.生產商成份列表
4.生產商產品檢驗報告
5.產品在其國家(地區)注冊和批準銷售的證明
6.原包裝標簽樣張一份,中英文標簽樣張三份
7.需要檢疫生產商官方檢疫證書
四、預包裝食品進口需要注意什么
預包裝食品最主要的單證資料是收發貨人備案,如果沒有的話,有衛生證、產地證是可以去辦理的。我w司可以代d辦,15年>>經驗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